更新时间:2015-01-31 08:56:01来源:赢家财富网
“注册制”来临前夕,一场关乎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清障”工作已在进行时。
1月30日,证监会对外通报了华夏基金、海富通等11家基金公司的处罚情况,透露出监管层未来对基金公司内控监管趋严的态度。
监管层本次并未详细披露受罚公司名单,但2014年3月7日,证监会曾通报中邮基金基金经理厉建超因涉“老鼠仓”遭到调查;其后光大保德信、上投摩根均被通报涉及老鼠仓案件。
“今后,这类检查和措施将会成为新常态。”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提醒称,“希望各基金管理公司加强自律,全面提高风险管理和内控水平,打造投资人信赖的资产管理行业。”
加强日常监管核查背后的一个大环境是,资管行业规模日益扩大,注册制只差临门一脚。
“注册制的推出客观需要一个更为严格的执法监管环境,监管层应该加大违法违规惩罚力度,从发行人信批诚信、中介机构勤勉尽职,再到投资人的遵纪守法,这样市场参与各方才能真正规范做事,提高资本市场交易效率。”北京一家券商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连坐式”惩罚凸显内控力度
从罚单情况来看,证监会本次对华夏基金、海富通等5家基金公司采取责令限期整改(三至六个月不等),且整改期间暂停受理公募基金产品注册,同时对相关责任高管人员出具警示函;对中邮等6家公司责令改正。其余公司具体受罚情况则未获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基金公司投研人员出现“老鼠仓”的情形,基金公司本身是否会遭到处罚一向是业内关注焦点。
“这要看证监会对涉案基金内部管理是否存在明显漏洞的认定。”一位基金业内人士指出。
2013年,博时基金原基金经理马乐因涉嫌老鼠仓被移送司法机关,最终博时基金也难辞其咎,“博时基金对投资管理人员的相关管理制度存在缺失与执行不严的情况。”彼时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对投资人员通信、考勤出境、员工家属证券账户信息监控漏洞,也包括对异常交易行为监控漏洞。
最终,证监会决定对博时基金采取责令整改6个月等监管措施,在整改期间暂停受理和审核该公司所有新产品和新业务申请,深圳证监局对相关责任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在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看来,近年来证监会对老鼠仓事件的惩罚范围由涉案当事人逐步向公司管理层、公司本身扩大,其背后的意义是加强基金公司自身监管,希望基金公司通过健全内控制度加强风险监控、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对此,证监会主席肖钢也在年初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被检查对象风控与合规部门的职能作用,对自查自纠的问题,可依法不予追究;对检查出来的问题,严肃处理,强化内控机制作用。”
被罚公司“抢”发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核查结果中,包括华夏、海富通在内的六家基金公司均面临与博时基金类似的处罚结果。
但与当时不同的是,2014年末A股已步入牛市行情,3到6个月的新产品“暂停注册”无疑将对这些公司带来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