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10-31 08:49:21来源:采编
【知名私募最新判断:长牛仍在路上】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三家国内知名私募基金,反省六月份以来A股大变局中的得失,并判断未来新的市场趋势。他们分别是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 、展博投资基金经理斯良、菁英时代副总裁罗志鹏。六月份以来,A股市场突然出现的惊心动魄大变局,撼动了几乎每一个参与者。至今,A股已经逐渐恢复常态,存量资金再度活跃。在此大背景下,面向未来,如何更前瞻性地看待二级市场投资机会?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三家国内知名私募基金,反省六月份以来A股大变局中的得失,并判断未来新的市场趋势。他们分别是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 、展博投资基金经理斯良、菁英时代副总裁罗志鹏。
风控再上台阶
《21世纪》:A股六月份以来的大幅快速下跌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其间私募基金业绩普遍出现较大回撤。你当时是怎么操作的?
斯良:六月初时,我们判断市场到了相对高点,市场可能会面临调整,当时大幅降低了产品的仓位,平均只剩下两成,算是成功逃顶。市场跌到六月下旬时,公司产品基本没有回撤。但是六月底我们开始阶段性抄底,特别是在七月双降后大幅提高了仓位,很不幸最后市场的走势与我们的判断相反,并且碰到预料之外的流动性危机,风控被连续击穿了好几档,几乎所有股票都没有成交量,我们的仓位执行不了止损策略,使得我们没法及时止损,最终造成净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一次回撤。
之后我们参与过几次反弹,但是总体仓位在九月底之前一直没有超过三成。八月中下旬发生的沪指千点跌幅,我们几乎是空仓躲过。
吴伟志:从年初到五月份,我们对市场的看法是市场仍然处于牛市的涨潮之中,策略是继续高仓位跟随。但是五月下旬,我们看到了一些引起我们重视的风险信号,包括管理层不断风险提示、汇金减持、公募私募基金销售出现过度火爆的局面。同时我们看到,今年年初到五月份,创业板的股票在整体估值已经很贵的基础上,短时间内还在继续快速上涨,这个现象跟当年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前非常像。
我们的创业板为什么会制造出这么大的一个泡沫?据我们分析,过去一两年业绩最好的一批的基金经理,基本都是偏好做成长股的。2015年初由于股市的赚钱效应,吸引大量的场外投资者通过基金渠道入市,而普通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往往用倒后镜思维,去选择过去一两年内业绩最好的基金经理或者基金。这些基金经理不管继续留在公募,还是转做私募,当得到大量资金申购之后,并不会去买价值股,而是继续聚焦于原有的投资方向。所以虽然创业板很贵,但是继续快速上涨。这跟当年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前的情况很像,属于行业规律。
我们五月之前基本满仓,但五月下旬时一直在减。我们的创业板股票,除了停牌的全部清空,仓位降到五成。对冲基金产品则在六月上旬加了套保,整体实际仓位三成左右。我们四月份之后就不发新产品了。我们这么多年的经验显示,钱来得特别快的时候,接下来可能在投资方面会有困难。
买基金进可攻退可守基金代码基金简称今年以来收益手续费操作000063长盛电子信息主题灵活129.77%1.50% 0.60%购买 开户购买100056富国低碳环保混合125.43%1.50% 0.60%购买 开户购买519156新华行业灵活配置混合120.52%1.50% 0.60%购买 开户购买000663国投瑞银美丽中国混合94.61%1.50% 0.60%购买 开户购买000124华宝服务优选混合93.57%1.50% 0.60%购买 开户购买470009汇添富民营活力混合90.73%1.50% 0.60%购买 开户购买519120浦银战略新兴产业混合89.69%1.50% 0.60%购买 开户购买000574宝盈新价值混合87.67%1.50% 0.60%购买 开户购买,天天基金研究中心,截至日期:2015-10-30
这一轮下跌,我们整体回撤大概15%。去杠杆的杀伤力,比我们想的还厉害。市场出现调整我们能预期到,但最终政府救市之后,还跌到这么低的位置,是超出我们预期的。八月中旬,3500点附近,我们从三成仓位附近加到了五成仓位,认为政府投入真金白银,这个位置应该守得住,但后面指数破位,我们又减仓回到三成,直到九月份才逐步加上来。
罗志鹏:有别于市场的止损策略,我们更强调止买。当市场价格高于我们认定的买入价格时,就采取止买策略,4月中旬基本不再买入,而是采取持有优秀、强势品种的策略。我们会在买入成本方面进行控制,因此在后期市场出现回调时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21世纪》:从认知与操作上,怎么去反思这次下跌?
斯良:这可能是我们公司成立以来短时间内最大的回撤。值得总结的是风控。之前展博一直以控制回撤见长,就是因为我们的风控做得好,但这次却发生了之前没碰到过的情况——流动性危机。到了风控止损线时,我们平仓平不出来。因此在事后的总结与反思中,我们重新改进风控体系,风控规则做得更加细致,使得仓位的加减更加流畅平滑。在今后如果再次碰到市场突发极端情形时,能更好地保护净值。
吴伟志:从对投资群体和国家层面的冲击来看,这轮股市下跌是史无前例的。我们自己反思原因,第一个是信息传递加快,人们形成一致预期的时间变短,第二个是加杠杆,第三个是国内多数投资人偏爱右端交易。
散户资金规模小喜欢右端交易,遗憾的是除了散户,管理大资金的不少机构和基金经理也都偏好右端交易,上涨的过程中,大家都不愿意卖,所以容易涨过头。但是一旦出现向下的拐点,大家都想卖,不愿意买,这样的行为一致性很高,导致出现流动性困难的多杀多的踩踏现象。个体看都是理性的行为,但叠加在一起,就变成了疯狂上涨和下跌。
罗志鹏:首先,风险控制是第一要务。不做衍生品、杠杆投资、纯粹交易性投机是我们的风险底线。不要倒在黎明之前是活得更好的基础。
其次,这是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市场经过大的调整后,结构化行情会更为明显。这轮泡沫有望成就一些能够把握趋势、抢得先机并有效整合资源的成长型企业。从静态看,它们的估值或许过高,但从动态的发展看,也许它们仍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
长牛、慢牛依然可期
《21世纪》:怎么看待目前阶段的A股市场?未来准备怎么操作?
吴伟志:我们风格一定是先看大局。指数波动就像天气温度变化,每天都在波动,短期看是不规律的,但是季节的变化是有明显规律的。
大局上来说,我认为,从去年沪指2000点附近启动的这轮牛市,目前还在进行中。这轮牛市中,今年二季度的暴涨,三季度的暴跌,只是改变了节奏,不改变趋势。
为什么认为牛市没有结束?在我们的分析框架中,股票这类资产价格,最直接影响,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货币宽松和利率高低。去年2000点附近,余额宝收益约6%,理财产品收益大概9-10%,但现在前者降到了3%附近,后者普遍降到了4-5%。在分子端盈利没有大幅变化的情况下,分母被腰斩了,因此估值的提升是一个趋势。牛市过程中,从5178点到2850点,已调整充分,2850点附近应该就是这轮调整的低点,未来市场,虽然心态恢复需要时间,但是整体向好。
斯良:这轮牛市最后走成这样,坦白说阶段涨幅还是超出我们预期。去年底,我们预期创业板涨到2500点,就差不多了,但是最后涨到了4000点。其中有资金层面因素的推动。未来市场上涨动力中,资金推动仍会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就是基本面的推动。很多公司三季度业绩不错,到了年底,估值跨越了一年,很多公司用2016年业绩来看,将形成下一轮上涨的动力。
今年货币政策整体偏宽松,市场短期流动性宽裕,加上央行引导无风险利率下行,在金融市场上,大量的资金寻求资产配置,使得高收益资产匮乏。而在实业里,同样很难找到ROE在5%以上的行业,简单理解就是资金很难找到能覆盖利息的投资方向,通俗的说就是出现了“资产荒”。这轮牛市跌下来后,债市大涨,房地产公司企业债利率甚至接近于同期限的国开债,说明资金没有很好的去处。只要股市回暖,还是会有很多资金进来。
从趋势投资来看,现在市场信心逐步增强,市场本身也在逐渐恢复常态,慢慢走出了新的趋势。我们在国庆前后逐步在加仓,现在大约已有五成左右仓位。
罗志鹏:目前市场已经恢复到相对理性的状态,处于平稳阶段,接下来的行情会有明显的分化,我们一直遵循价值成长投资理念,长期看好基本面优质的公司。我们目前仓位不低,重点关注“十三五”规划,跟踪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方向,选择强势、龙头品种。
《21世纪》:你们长期最看好什么板块?
吴伟志:未来,A股总市值会不断稳步上涨,但是结构分化会很剧烈。有的新兴行业很好,公司市值不断增长,但是一些夕阳行业总市值则趋于下降。此消彼长,总体稳步上涨。这时赚钱跟上半年赚涨潮的钱不同,那时只要配置仓位就可以了,但现在是节奏放缓了的牛市,行业配置和选股是最重要的。配对了,仓位高也不怕,配错了,仓位低也受伤。
接下来投资会回到本质上去,不再是买指数,而是选行业选公司,这就是专业投资人的优势所在。每个经济体都有朝阳行业跟夕阳行业,这是经济规律,我们要对中国有信心,买对行业。我们中长期看好的大趋势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环保、新兴消费。
罗志鹏:我们长期看好三大领域:新医疗、新科技、新消费。其中,未来确定性最强的行业是大健康产业。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 、日本等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的健康业产值仅占GDP的4-5%,“健康中国”有望开启十万亿级的健康产业投资盛宴。
斯良:我们看好的还是新兴产业方向。更细一点,像互联网 、体育、传媒、医疗服务、智能制造、旅游等。
我们的策略是趋势投资,一个是对大的社会发展趋势判断,看好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个是对市场趋势的判断。我们选的投资方向,是在行业趋势确定的方向上。但具体到时点选择,我们会结合当时市场趋势来考虑。
《21世纪》:经历了去年以来的市场之后,怎么看待中国的长牛、慢牛?
吴伟志:中国的长牛、慢牛还是有可能的。尤其是经过这一轮暴涨暴跌之后,投资者会更加敬畏市场。投资人对二级市场的预期收益也会趋于理性,每年能有稳定在15-20%的收益,实际上就很好了,更多的钱会交给专业机构打理。而理性的回归,也有助于长牛、慢牛的实现。
斯良:未来如果有一次健康的大牛市,基础就是中国经济转型见到了成效。越来越多新兴产业公司通过资本市场——不管新三板,还是注册制——获得快速发展。整个逻辑转过来,就是资本市场促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这是个正循环。正是这个正循环,形成了中国长牛、慢牛的基础。
罗志鹏:传统经济学家会用三驾马车去分析宏观经济。但我们更重视的因素是改革、转型、创新,这是对未来更有意义的。
2012年我们研究美国经济的历史发现,当下的中国正如美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转型期,诸多背景因素皆相似。当时的美国政府依靠资本和创新的力量成功实现转型。1978年到2000年,美国的401K养老金计划在22年的转型大周期里成长了40倍,而期间美国股市涨了12.83倍,培育出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例如安进公司在此期间市值增幅高达百倍。
未来,资本市场也将成为中国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我们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和长线的角度去认识资本市场的定位。
市场要闻
李克强:发挥国家投资作用 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40条面世
机构论市
民族证券:修复性反弹行情已结束 11月或继续寻底
主力动态
机构加紧调研体育产业类上市公司
投资机会
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将出 5万亿元市场蓄势待发
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引爆一批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