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次新基金“一拖多” 基金公司发新求快必受害

更新时间:2016-03-22 16:09:03来源:采编

在基金业,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就是买基金就是买人,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往往会深深烙印在其掌管的基金中。但号外财经发现,从2015年开始,随着基金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屡创新高,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基金经理不够用、任职背景跨度大等情况开始困扰基金公司。投资者买基金,不但要看基金类型,看基金经理经历,还要看基金经理的精力分配情况,这可难煞了投资者。

《号外财经网》根据济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纳入其统计的100只新发股票型基金中,有多达97只存在“一拖多”的情况,同样274只混合型基金中,也有多达228只产品存在“一拖多”。也就是说,在374只主动管理的次新基金中,有325只占比高达86.90%的基金一拖多

《号外财经网》发现,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出现了一人管理10只以上基金产品的情况。比如,博时基金的陈凯杨管理的产品多达22只,且均为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诺安基金旗下谢志华独自管理的产品数量便达到17只,其中包括诺安优化收益债券 、诺安保本混合、诺安安鑫保本混合、诺安纯债定期开放债券C类等。17只基金类型为保本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相应的基金经理配备来看,现有的人才资源似乎偶已跟不上迅速膨胀的基金阵容。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基金经理一拖多的有90人,平均一拖4.84只;第二基金经理一拖多的有16人,平均一拖3.31只。

业内人士表示,固定收益类、指数型产品中存在普遍的“一拖多”的现象,多数情况下不会对业绩产生较多影响。但在偏股型产品中,基金经理一人管理多只产品时,持仓相似度较高,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基金经理管理同类型产品最多不要超过3只,权益类产品最好不要超过2只。若管理太多会造成投研精力分散,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风险隐患。同时,一位基金经理管理多只基金产品,很容易让不同名称的基金出现同质化问题,若该基金经理管理多只权益类产品,很容易出现投资集中度过高的现象,这对投资者均是不利的。”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

《号外财经网》认为,基金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基金来增加管理规模,从而提升管理费收入,但如果一味追求快发基金,而忽略公司的人才储备,将难以提升管理业绩,从而会逐渐让投资者失去信心。但愿基金公司,能不忘初心,为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着想,发行新基金量力而行,培养基金管理人才是重中之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