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与私募“双行道” 基金经理情归何处

更新时间:2016-07-19 10:58:56来源:采编

近日,资本市场很热闹,先是首家私募获批成立公募基金公司,再是公募基金经理要奔私创业。这个夏天,在公募与私募之间穿梭的基金经理显得十分忙碌。那么,基金经理到底情归何处?公私募之间的人才流动何时能达到一个平衡稳定的格局呢?

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奔私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有公司出面澄清则比较罕见。

7月17日,有媒体报道,公募基金老将、兴业全球基金掌门人、总经理杨东即将从其坚守了近13年的公募基金离职。杨东和兴业全球见证了行业的“公奔私”浪潮。2014年及2015年间,杨东手下的王晓明、陈扬帆、杜昌勇等人也相继“奔私”。该报道还引用该公司内部人士的话“他离开是大概率事件。口耳相传,基本公司现在都知道了,只是还没有出官方的说明。”

当日,兴业基金发布声明称,该信息属不实传闻,特此澄清。兴业全球基金始终坚信,资产管理机构存在的价值在于以专业精神深度挖掘行业及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而为客户提供优质回报。

在公募行业监管趋严的当下,不少公募基金经理确实有奔私创业的想法,不过,事实上,奔私后的这些人业绩并不好。比如前华夏基金首席投资官王海雄,去年年初辞职,当年6月自创百毅资本,前后发行私募产品7只,现6只已清盘;原兴业全球基金经理陈扬帆,去年年初离职,随即创立猛犸资产,当年3月开始,前后发行私募产品31只,现7只已清盘……

记者注意到,公募与私募之间并非单行道,二是双行道,除了公募基金经理笨私外,还有私募基金在进军公募。

中国证监会网站最新披露信息显示,6月28日,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核准设立,前华夏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北京鹏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爱斌占股55%,上海华石投资有限公司占股 45%。

公开数据显示,鹏杨投资总经理杨爱斌,2005年-2011年担任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全面主持固定收益投资管理工作。任职期间,华夏基金固定收益投资业绩和规模均处于行业前列,成为中国债券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2011年杨爱斌创办北京鹏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固定收益投资,目前管理规模达390亿元,是国内管理资产规模位居前列的固定收益类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据悉,为杜绝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鹏扬基金成立后,杨爱斌将专注公募,鹏扬投资也将停止私募业务,原有未到期产品也有可能转换平移为鹏扬基金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这意味着,鹏扬基金的设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私募机构进军公募,而是彻底的“弃私转公”,这被认为是其公募申请率先获批的最重要因素。鹏扬基金的获批设立,意味着阳光私募大佬涉足公募基金终于破局。鹏扬基金成立后将重点发展公募基金业务,且依旧专注固定收益投资,深耕普惠金融。

记者还发现,截至7月8日,有27家新基金公司申请待批,发起名单中包括不少知名私募机构。

记者认为,在公募与私募这条“双行道”上,终点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的区别。基金经理要考虑自己的工作环境,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把精力放在提升资产管理水平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