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级别资金急寻靠谱投顾:面对跟投要求 小私募妥协大私募抵触

更新时间:2017-03-06 08:49:44来源:中国基金报

春节过后,市场表现较为稳定,但整体偏弱的行情无法刺激证券私募基金的销售。手握资金的银行、券商也越发难以应付,频频提出“安全垫”的要求,比例高的达到了20%。记者了解到,目前私募销售和资金的供求关系颇为矛盾:一方面,有些大型商业银行今年代销指标高达1000亿,苦于找不到愿意跟投的可靠投顾;而私募对待跟投的要求,有的是苦苦寻求,有的则坚决拒绝。

高“安全垫”、千亿代销指标

资金方与私募不合拍

“拟发行两只股票纯多头产品,分别为股票指数增强和股票多头择时策略,我司愿意出一定比例跟投资金,寻找有意向、有动力合作销售的券商或者其他机构私聊。”近期华东某量化私募总经理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则广告,急切呼唤资金。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北京一家中型私募市场人士告诉记者,某大型商业银行提出20%的跟投资金比例,四处找私募做投顾,但没有私募愿意接。

这样的矛盾情形,在今年春季偏弱的市场行情下并不鲜见。一方面,资金方有钱、风险偏好低,对股票私募产品有所担心,要求私募答应“安全垫”的要求才肯投;另一方面,私募对“安全垫”相当抵触,大部分表示拒绝,仅有一些急切想发产品的私募向资金“妥协”。

深圳某大型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经理表示,今年的代销指标有1000亿元左右,需要投出去的数目很大。“除非特别优秀的私募,对于新的投顾都要求设置安全垫,首发是10%,如果没有安全垫,就要把止损线定得很高,那样更不利于私募的投资运作。”

华南某大型券商机构业务部人士也表示,与他们合作的银行把钱投出去的意愿很强,今年就放出500亿额度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优秀投顾——20%跟投+80%银行委托。

北京某中型券商营业部人士也透露,公司要求的跟投比例是10%~20%,如果是比较好的私募可以降到5%。

不过,银行、券商等资金方对“安全垫”的要求,在私募中的接受度似乎并不高。北京某中型老牌私募机构市场总监告诉记者,这几年和银行等机构一直合作得比较好,但现在很多银行要求有安全垫,非常令人苦恼。“我们没有实力强大的股东,出不起那么高的安全垫资金。如果是委外的钱,5%~10%的安全垫比例还可以商量。”

前述北京券商人士说,他们正在接触的一家私募坚决不同意跟投。“这个私募的综合评分有90分,我们并不要求他们优先承担亏损,只是跟投一部分表明对产品的信心,但私募就是不同意。我们现在卡在这块,无法达成合作。”

前述华南券商人士表示,现在大私募对规模的诉求没那么强烈,不愿意跟投。其实他们的跟投要求比例并不高,只是希望私募表明态度而已。但中小私募发产品的需求很强,行情不好,他们会为了规模而“妥协”。“这是中小私募的生存之道,先上规模才会有品牌、知名度。有些私募规模不大,跟投比例却不小。”

上海某银行私行部经理表示,目前谈安全垫的基本上是中小私募,大私募不愿意做安全垫。“我们也会考虑私募的资质,以及最新的投研导向进行匹配,有些不一定要安全垫。”

弱市下私募产品规模骤降

资金方要求趋严去杠杆明显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增证券私募基金产品307只,实缴规模仅增长173亿元,与股权私募规模、数量大爆发的情况相去甚远。好买基金数据显示,1月份新成立私募基金1249只,同比、环比均有所下降。可见,在市场难有起色的情况下,证券类私募的产品发行比较艰难。

“虽然现在产品数量没有感觉到明显下降,但因为管理人多,发产品需求强,产品规模体量在缩小,超过2亿元的就算比较大的产品了,一般单只产品规模在五六千万到1亿左右。”前述华南券商人士告诉记者,这和前两年新私募基金几十亿、甚至百亿的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

前述上海中型银行经理也说,市场风险偏好度较低,私募代销难做,非标、债券型产品还好一些,股票产品非常难卖。

在这种市场情况下,业内人士表示,在困难时期,私募会以资金方要求为主导,而资金方的要求一致性很强,能够接受的条件、对管理人的要求、软硬件设施标准等都差不多,谈判余地很小。

比如,现在资金方对私募的准入标准比较高。记者拿到的一份私人银行私募管理人准入评分表显示,要求私募公司存续要在两年以上,有两年以上可查询投资记录,资管规模不低于20亿元,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且最近两年处于盈利状态,投研团队核心成员拥有5年以上投资经验及行业背景等。

前述北京中型券商人士也表示,在选择私募时主要考虑过往业绩、投资经理经历、最大回撤、波动率、投资策略等,还有券商比较关心最大的周转倍数,“评价标准是综合评分必须到80分以上才给发产品,这是硬性指标。”

另外,现在资金方做杠杆产品的意愿也不强,市场没有趋势性机会,且大环境是在去杠杆,不敢加杠杆。前述华南大型券商人士表示,现在私募产品的杠杆比例都不高,一般是普通策略1:2杠杆走信托通道。

前述北京中型券商人士则表示现在基本没有杠杆产品,都是管理型的,“杠杆产品被清理是早晚的事情,我们没必要做这些无用功。”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