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周期有长短 基金跟风需谨慎

更新时间:2017-04-17 08:51:17来源:互联网

摘要 近二十年来,公募基金市场从最初的五只封闭式基金扩容到近四千只。在注意力稀缺时代,基金“蹭热点”营销成风,跟风热点行情的产品层出不穷。比如,雄安新区热度不减,相关热点主题基金也开始酝酿发行。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蹭热点利于产品发行,但热点有生命周期,成则扩大基金规模赚得盆满钵满,败则基金迷你化,面临清盘风险。 近二十年来,公募基金市场从最初的五只封闭式基金扩容到近四千只。在注意力稀缺时代,基金“蹭热点”营销成风,跟风热点行情的产品层出不穷。比如,雄安新区热度不减,相关热点主题基金也开始酝酿发行。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蹭热点利于产品发行,但热点有生命周期,成则扩大基金规模赚得盆满钵满,败则基金迷你化,面临清盘风险。

蹭热点花样多

公募基金蹭热点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是首家推出创新业务的基金公司取得巨大成功,其业务形式将成热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余额宝走红后,各家公司相继推出宝宝类产品。又比如分级基金火爆后,各家又跟风做分级基金;第二是蹭热门行情、重大事件发行产品。比如军工行情来了,军工主题的基金遍地开花。人工智能引各界关注,人工智能基金便应运而生;第三是明星基金经理的热点效应,这种热点不易复制,主要是基金公司内部蹭热点,比如在明星基金经理光环未褪时,迅速发行由该基金经理管理的新产品。

毫无疑问,余额宝的出世的确为天弘基金成为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立下汗马功劳,但余额宝的风光难以复制。中国基金报记者梳理近百只宝宝类产品数据发现,有的基金公司宝宝类产品的规模已跌破两亿,甚至有基金去年底规模低于5000万,逼近清盘线,比如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旗下的货币基金。

军工、一带一路、定增等行情火爆,不少基金公司蹭行情热点发行相关主题基金。这些热点有持续性的行情机会,基金产品规模不小,但有些热点从产品成立就注定迷你化,比如人工智能。深圳一家基金公司2016年5月4日成立了人工智能主题混合基金,不到一年,规模逼近5000万的清盘线。

为何都爱蹭热点?

基金公司爱蹭热点,客户并不一定买单。“多数基金公司根据行情热点设计产品,然后找渠道发行,并未充分研究是否适合渠道客户,因此募集效果不理想,造成发行成本高,甚至亏损。这样蹭热点做的产品有的成立不到半年就面临清盘。”北京一家公募基金的市场人员告诉记者。

“我们一般不去追热点,除非长期持续的,我们坚持投资的理念,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投机。”北京一大型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北方区总经理表态说。

蹭热点初衷都是好的,却不一定都能成功,为何机构都爱蹭热点?“追热点有两个目的:一是产品好发;二是若能赶上行情,有了底仓后面操作会更加灵活。”北京一基金代销平台合伙人表示。

除了趁热度好发产品的因素,蹭热点也有利于发掘牛股。比如雄安主题基金,“雄安影响深远,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可能不止一两倍。另外,炒作是免不了的,但长期来看,这里面会诞生一批牛股。这批牛股将由业绩驱动,业绩驱动是根本。”上述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北方区总经理如是说。

热点有生命周期

蹭热点是门艺术,更是技术活,公司是否具备蹭热点的优势,能不能赶上基金热点,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热点持续的时间。“热点持续时间有长有短,从热点的持续时间上来讲,比如五年规划、大消费、雄安新区等,这种热点持续时间会相对较长,也便于一些基金公司进行配置。”有些热点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便因发展太猛,引起监管层的注意,后面跟进则无意义,例如银行委外。

第二是基金公司自身一些产品通过的效率。由于基金公司自身原因,每家公司在证监会报备通过的效率不一样。“证监会报备、银行托管、路演、销售等进行排期,都需要时间。有的老牌大公司实力强,可能2个月就搞定,小公司可能就要半年甚至更长,短期热点可能就会错过。”上述基金代销平台合伙人告诉记者。

(原标题:热点周期有长短 基金跟风需谨慎)

(:DF309)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