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余如何化解这场舆论危机?能否顶住压力推行改革

更新时间:2017-04-28 08:50:17来源:互联网

近来股市下跌,股民不少怨气,甚至有人实名举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建议他学习证券法,不过支持者则疾呼,刘士余要“挺住”,就连新华社也撰文力挺。

受任于危难之际,以改革者形象出现的刘士余,想不到如今深陷舆论漩涡,他做错了什么?得罪了谁?又将如何化解这场舆论危机?

市场下跌,大家抱怨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泄一下情绪,可以理解。不抱怨他,抱怨谁呢?

不过,刘士余的政绩也有目共睹。

尽管官方似乎有意淡化注册制改革的提法,但刘上任以来,IPO提速,新股大扩容,从新股发行节奏看,注册制已经得到实质性推进。

有人说,IPO提速,很多垃圾公司上市。市场下跌时,这种抱怨可以理解。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刘士余在加强监管。

——严查忽悠式重组。

比如,对九好集团、鞍重股份(18.650, 0.00, 0.00%)及主要责任人员在《证券法》规定的范围内顶格处罚,对本案违法主体罚款合计439万元;同时对九好集团造假行为主要责任人员郭丛军、宋荣生、陈恒文等人采取终身市场禁入以及5-10年不等的市场禁入。

据证监会通报,九好集团通过各种手段虚增2013年到2015年服务费收入2.6亿元,虚增2015年毛衣收入57万余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为掩饰资金缺口,借款购买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并立即为借款方关联公司质押担保。九好集团通过上述手段,将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资产,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以期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九好集团及其鞍重股份的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高压监管高送转。

4月8日,刘士余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上市公司不要参与金融乱象,大部分是好的,是珍珠,但有的财务造假,什么“10送30”全世界都没有,必须列入重点监管,上市公司协会也要参与其中。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3月2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送转股”属于公司自治范畴,但是部分“内部人”将“高送转”作为掩护其减持的工具,还伴生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

——严肃处理“铁公鸡”。

4月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公开批评,指出某上市公司自1994年上市以来至今没有分红,“无正当理由不分红极有可能是财务造假。”刘士余还态度鲜明地表达了监管层的立场,证监会要支持分红上市公司,对不分红的“铁公鸡”要严肃处理。

——痛批妖精,害人精和资本大鳄。

2016年12月3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代表大会上,刘士余脱稿发言: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刘士余在2月10日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工作监管会议上矛头直指“资本大鳄”,表示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地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

3月30日晚间,证监会对鲜言正式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决定对鲜言操纵“多伦股份”行为,没收违法所得5.78亿元,并处以28.92亿元罚款,成为证监会截至目前开出的“史上最大罚单”。

——“揪内鬼”。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4月21日表示,中央第7巡视组对证监会开展专项巡视期间,向证监会移交了前深圳证券交易所工作人员、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兼职委员冯小树涉嫌违法买卖股票的相关线索。

证监会查明,冯小树先后以岳母彭某嫦、配偶之妹何某梅的名义入股拟上市公司,并在公司上市后抛售股票获取巨额利益,其交易金额累计达到2.51亿元,获利金额达2.48亿元。依据《证券法》第199条规定,证监会决定没收冯小树违法所得2.48亿元,并顶格处以2.51亿元罚款。同时,对冯小树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写到这里,需要先声明一点,本文不是刘士余的公关稿,不是有意要为刘士余点赞,只是就事论事,客观评价。

刘士余的执政思路特别清晰,就是要让资本市场真正服务实体经济。当然,他也是一个“讲政治”的人,比如出台了IPO扶贫政策,发表了上市公司要重视党建的言论。

这些都不是本次舆论危机的重点,笔者看了公开的举报信和相关批评,看不惯他的人是这么说的:

——刘说:十送三十,全世界都没有。在刘讲话后,不少上市公司不得不修正年终的分配方案。国外市场早有高送转(国外叫拆股),苹果公司曾10送40,百度曾1股拆10股,我国香港市场也有,腾讯曾1拆5股。这是用行政手段干涉企业的自主行为,剥夺企业的自主分配权。

——新股发行这么快,为什么退市的一年也没有一只?

——明明有涨跌停制度,为什么资金量大的封单却会被“指导”,要求不得封板。

——由于T+1制度,高买低卖的割肉大单,居然也会收到监管函。

——上交所、深交所在往常的监管中,管涨不论跌,涨停要停牌自查,跌停为什么不需要?

——雄安概念股,GJD出货完才停牌。GJD有没有内幕交易?

——不允许操纵股价,但每当股市盘中大跌,GJD却拉抬权重股,这算不算操纵?

——成泉资本成立不到2年,旗下6只基金在雄安新区公布后的8个交易日净值涨幅全部超过50%。成泉资本有没有问题?为什么不去调查?

——市场传言称,证监会建议投行按照30-35倍市盈率预估市值变化。股票价格由市场决定,怎么能由证监会指导?

负面舆论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题出现而不自知。问题分为新问题、老问题,真问题、假问题,怎么看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核心问题在哪?

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送转本身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早就说过,部分“内部人”将“高送转”作为掩护其减持的工具,还伴生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可惜,刘士余的表述被人抓住了把柄,或者是被市场误解,或者是被队友误解。

退市也是个伪问题,现在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退市的难度自然很大,没有必要为了退市而退市,目前的政策思路其实挺好,证监会“史上最严”借壳规定去年出台,IPO提速,都可以让壳资源价值下跌。

交易所的监管缺位和越位是真问题,也是老问题,责任都推给刘士余,似乎也不合理。

GJD的存在是历史遗留问题,更不能怪罪刘士余。

成泉资本到底有没有问题,证监会有没有在查,其实都不好说,徐翔当年也很牛。

至于新股发行制度,确实有问题,但对于发行价的窗口指导,并非始于刘士余。

我们不能因为老问题的存在就轻易否定刘士余的成绩,同时也不能因为是老问题就认为这些问题跟刘士余无关,毕竟他是证监会主席。这些问题的提出,恰恰说明刘士余面临的核心问题——下一步推进改革的任务还很重,这也是他面临的真正挑战。

对于刘士余的批评,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股市的下跌。

股市跌了,跟刘士余到底有没有关系?有人说,刘士余把妖精、大鳄赶跑了,没有人兴风作浪,股市里的钱少了。还有人说,只能GJD做庄,其他人不能坐庄,还有谁来玩?

如果说有一些人因为牟利机会少了,不来坐庄了,导致存量资金变少,这部分资金离开市场导致的阵痛是必须接受的,因为短期内市场可能因为这部分资金炒作而上涨,但长期看这部分资金带走的资金量会更加惊人。

GJD在市场里是否就是要与民争利?我们不能排除阴谋论的实际存在的可能性,但总体而言GJD扮演了一个市场稳定器的角色。

笔者想问一个更直接的问题,证监会能否主导股市涨跌?如果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对于刘士余的评价应当更加公允。

为了护航IPO常态化,证监会对于减持和再融资都进行了约束,其目的正是呵护市场。打击妖精和大鳄,也是为了让“韭菜”不要被吃光,毕竟咬的太深,韭菜就不长了。

但是,影响股市的因素太多,很多不是证监会主席所能左右。

关于今年的宏观形势,笔者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曾梳理了大牌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其中的关键点这里再做一次提示。

——“习特会”后中国信用紧缩和利率恐怕会出现一个往上走的加快趋势。为什么?很简单,我们贸易和汇率都让了,那中国怎么保护自己的企业?只能回过头来压自己货币给企业降低成本。

——由于时滞因素的存在,我们所看到的未必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序曲,很可能是最华丽的谢幕。

——据统计,16年中国银行(3.590, 0.01, 0.28%)业一共增加了30万亿的资产,扣除部分在海外和央行账户上的准备金资产,国内部分净增加了25万亿的信贷资产。但是16年银行体系增加的存款只有15万亿,其实只能够支撑发放至多15万亿的信贷,那多出来的10万亿,实际上是通过影子银行创造出来的。今年央行开始实施MPA监管,其核心含义就是把银行从失控的发展中拉回来,影子银行的高速扩张时代结束。

也就是说,整体经济的钱都少了,再叠加库存周期预期见顶回落,股市自然会受到影响。

话说回来,刘士余坐在证监会主席的位置上,大家有怨言自然第一个想要的是他。可能这也是证监会主席所应当承受的。

不管大家怎么评价,众声喧哗过后,改革还是要继续。

毫无疑问,刘士余是一位想做事的官员。下一步,他该怎么做?

笔者的建议是:说话还是要低调,队友则要谨慎挑选,干预市场更要慎之又慎。有人说,证监会主席是最短命的部长,这可能也是很多改革虎头蛇尾、最后成了半拉子工程的原因,希望刘士余不要重走这么悲情的路线。

刘士余,该如何扭危局,有什么抓手?笔者在这里提几条政策建议,未必能被刘士余看到,且看预言能不能成为现实。

一是响应中央金融反腐的号召,再抓几个“内鬼”,让监管者不再那么有权任性。

二是大力发展新三板市场,完善市场分层及与之配套的挂牌、退市、融资、转板、交易、投资者适当性等方面的制度,通过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三是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既然新股发行节奏都已经常态化,为什么定价就不能市场化?其实,具体多少倍市盈率根本不必建议,新股发行多了,市盈率自然会降下来。看起来刘士余的队友水平也有待提高。

当然,最关键的是市场化、法治化的执政理念,要敬畏市场。

刘士余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是,证监会到底该如何认识市场炒作?

笔者是这么看的,炒作的另一个词就是交易,没有二级市场的炒作,定价如何形成?至于有人通过炒作“割韭菜”,证据确凿有问题、“吃相太难看”的当然要依法查处。但是,“韭菜”就是用来割的,总要有人扮演“韭菜”的角色,不能一见到有人“割韭菜”就喊打。一个市场没有“韭菜”,不让“割韭菜”,谁来这个市场玩?

证监会真正要做的是维护“三公”,维护市场秩序,让赔钱的人服气,让赢钱的人有底气,不要偏袒交易中的任何一方,比如GJD。投资者看好自然会买,不看好自然会卖,监管者不要干涉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正常市场交易行为,让投资者无所适从。

对于资本市场,学者总是畅想某一种理想状态,大家也总在期待某一任证监会能够完成改革大业,在刘士余的支持者身上,笔者看到了这种殷切希望。然而,改革总是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甚至要触动证监会自身的利益。

刘士余能否认清目前的问题,能否顶住压力推行改革,我们最好是怀着100%的期待,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