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瞄准上市公司6000亿理财资金 合作还需看缘分

更新时间:2017-08-14 08:50:20来源:中国基金报

截至8月13日,今年以来854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累计认购金额超6130亿元。在募资艰难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金额日趋增长,私募基金将目光盯向了这块“诱人的蛋糕”。尽管私募基金的上市公司客户占比增长趋势可见,但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就成了私募基金新“金主”,双方合作受到多方因素影响。

上市公司成私募“金主”?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今年以来854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累计认购金额超613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闲置资金”配置了银行理财产品,部分资金进入证券私募基金账户。

在募资艰难的市场环境下,私募基金将目光聚焦在了上市公司“闲置资金”。部分私募基金还配置了销售人员专门拓展上市公司客户。

“上市公司资金比较稳定,一般来说配置金额也不少。如果能拉到这部分资金,有利于私募扩展规模。”沪上某中型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这部分资金在私募基金规模占比中越来越高。

某认购了证券私募基金的上市公司董秘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挑选私募基金产品时,对收益的要求还是其次,首先会考虑私募的人员配置、风险控制、市场口碑等因素,尽可能降低风险,保障上市公司投资资金的安全性。

除此以外,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上市公司还会在基金合同中对配置方向、警戒线等做更进一步的要求。

不过,目前配置私募基金的上市公司仍属个例。深市主板某公司董秘对私募基金表示审慎态度。他认为,一般来说,大部分上市公司不会有跨期的闲置资金,这些资金基本上明确了后续用途。因此,对资金利用的第一要求是安全,这与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私募基金有所不同。

合作还要看“缘分”

事实上,双方能否形成合作,不仅要看上市公司的配置意愿,还受到私募基金风格和上市公司需求是否匹配、合同能否接受、销售资源能否支撑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沪上某知名私募基金人士便表示,曾经拒绝了上市公司的资金,“主要是合同太过于苛刻,留下的操作空间比较小,警戒线设置的特别高。在这种市场行情下,净值难免上下波动,按照上市公司风控要求实在太难做了。”该人士表示。

同时,部分私募在销售渠道上力不从心,私募基金主要精力放在银行和券商渠道的拓展。而上市公司数量较多,配置意愿又不明确,很难着手去承接这部分资金。

还有部分私募选择通过券商渠道来承接上市公司资金。沪上某私募基金表示,目前公司也有上市公司定制的专户产品,但均是由券商渠道募资而来。

在产品类型上,部分量化基金吸引了上市公司的关注,这类基金呈现了业绩回撤较小、收益平稳的特点。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只代表了部分资金需求。

对于私募机构而言,如果其投资理念、投资业绩及风险收益比等能得到上市公司的认可,那对机构来说可以获得一笔相对长期稳定的投资资金,有利于公司管理规模的稳定,减轻公司在运营上的压力。但由于部分上市公司非投资专业出身,在投资初期对私募机构自身产品及投资理念,可能存在有差异的预期,需要私募机构与上市公司不断沟通磨合。

此外,受限于资金属性,上市公司对投资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有一定要求。因此,私募机构需根据需求制定投资策略,在投资操作上也将有别于旗下其他产品,最终可能会增加交易难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