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步入“白热化”ETF扩张需正本清源

更新时间:2019-12-31 08:47:47来源:互联网

2019年的公募基金业,ETF扩容无疑是最亮眼的事件之一。Wind数据统计显示,以认购起始日计算,截至12月30日,今年以来发行成立了86只ETF产品,合计首募规模达1701亿元。其中,股票型ETF产品成立了77只,合计首募规模达到1521亿元。

规模急速扩张的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激烈竞争。角力ETF换购、比拼交易量、PK流动性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公募基金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ETF扩张需要正本清源,摒弃短期做大的思路,追求长期健康的发展。

基金公司贴身肉搏

在86只ETF基金产品合计首募规模达1701亿元的背后,是不同基金公司之间的巨大鸿沟——在12只产品首发规模超过60亿元的时候,还有多达59只产品的首发规模低于10亿元。

ETF的2019年,是行业竞争步入“白热化”的一年。不仅中小基金公司蜂拥开战,而且龙头基金公司也开始贴身肉搏。

自3月15日成立的平安创业板ETF费率打破了通常的费率结构之后,ETF的江湖就不再平静。随后,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嘉实基金等公司纷纷跟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龙头基金公司卷入到费率战之中。

不过,对于ETF产品掀起的费率战,目前基金机构的策略堪称多样化。“龙头公司也是有选择性地、带有打击目的地降低部分产品费率,而很少见到机构在自己的核心产品上降费竞争,同行机构可以选择跟进,但是做好自己的交易量和流动性培育,做好客户的获取和维护,也不失为一种良策。”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门负责人认为。

而除了费率战外,基金公司也在深挖指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上大做文章。业内人士指出,2019年,相对拥挤的宽基指数ETF领域虽然仍有机构在做,但是龙头公司已经占据先发优势,后来者的跟随策略收效甚微。对此,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量化投资团队负责人表示,将避免重复建设,寻求对指数更加深入的挖掘能力,寻求差异化的宽基指数布局策略。

创新潮涌动

ETF竞争的白热化,倒逼参与者们拓宽思路,大胆创新。

以互联互通为例,在互联互通机制之下,ETF的创新不断涌现,如中日互通ETF就是2019年ETF基金领域的独特风景。华夏野村日经225ETF(QDII)、南方顶峰TOPIX ETF(QDII)、易方达日兴资管日经225 ETF(QDII)、华安三菱日联日经225 ETF(QDII)借势发行并成立。

2019年,行业和主题类ETF基金风起云涌,以半导体、医药、5G、科技龙头等为代表的行业和主题类机会,成为基金机构ETF布局中的重点。有基金公司指数和量化投资负责人表示,将全面和深度布局行业主题类ETF,周期性行业的ETF以及细分类主题ETF,都将是重点发展的方向。

创新潮的涌动,不仅丰富了ETF产品种类,也让ETF的阵容迅速扩展。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的ETF十五周年峰会上,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介绍,截至2019年11月,中国境内挂牌交易ETF超过240只,总市值超过6500亿元。据统计,截至2019年11月27日,中国境内挂牌交易ETF共244只,总市值约6551亿元。其中上交所上市的ETF产品共177只,ETF市值占比超过80%。

在创新大潮之中,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意识到,ETF的发展应当回归到对交易量和流动性的培育上。“ETF产品注重培育与养成,其中流动性的养成是ETF产品的生命力。我们的初心就是给市场提供流动性较好且有市场需求的ETF,方便投资者能够便利地使用ETF这个投资工具去实现投资目标。”国泰基金量化投资总监梁杏表示。

“增强策略”成新赛道

未来,ETF的竞争剑指何方?

创金合信基金指数ETF负责人陈龙表示,未来ETF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是细分主题和行业,二是带增强性质的smart-beta指数。

针对指数增强产品,招商基金全球量化投资部副总监王平表示,布局这类产品,一方面需关注该指数长期的“贝塔”是否向上,这是盈利关键所在;另一方面还需要关注指数增强基金的跟踪误差和信息比是否足够高,其可在较大程度上确保未来其是否能够跟上,甚至战胜基准指数。

“当前市场处于较低位置,适合长期持有权益型产品,指数增强基金既满足了该指数更大的贝塔,同时预期还能进行一定收益的增强,是较为不错的投资标的。”王平表示,从较长时间周期看,科技创新会是中国新经济发展下的主线,因而创业板相关标的的指数增强产品会存在较强生命力。

王平还指出,指数增强基金的规模一般会低于同类型的ETF,因为指数增强基金流动性会低于ETF。另外,当前市场上对指数增强基金了解深入的投资者数量较少,因而规模上不及被动指数基金,但是“随着投资者持有基金的时长逐渐增加,投资者对量化投资越来越多的了解,指数增强基金的规模预计也会越来越大。”

在具体的增强策略品种方面,招商中证红利ETF基金经理刘重杰对记者表示,2019年风头最盛的Smart Beta指数投资工具开始落地,尤其是红利因子策略产品引起了市场关注。刘重杰表示,目前我国有50多个红利相关指数,但市场上跟踪红利指数的ETF产品还非常少。

“2019年以来,公募布局红利ETF的节奏已在加快。未来,随着国内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进一步调整、企业分红稳步上升,红利策略愈加受到市场青睐,红利型Smart Beta ETF产品有望成为未来规模增长集中爆发点。”刘重杰说。

陈龙分析,大公司的ETF布局可以大而全,但中小公司只能采取“小而精”的差异化策略,一是开发契合市场热点的细分特色产品,二是做好客户投研服务。“大公司做营销,但小公司可以做服务,重要的是利用ETF这个工具为投资者获得持续盈利。但是,降低费率并不是一个好办法。与低费率相比,投资者或许更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以获得更好的投资服务和体验。”陈龙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