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掀多头浪潮 机构看好年末行情

更新时间:2020-10-15 06:47:57来源:中国证券报

“十一”假期之后,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一改9月颓势,出现大幅反弹。其中,农产品涨势尤为抢眼。由于海外市场走势趋稳、国内流动性宽裕,以及经济复苏提振市场信心,部分机构强烈看多年末的大宗商品行情。

农产品

大宗商品近期普涨

步入10月,国内大宗商品出现普涨势头,部分商品价格创出阶段新高,农产品走势强于工业品。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收盘,10月以来文华商品指数累计上涨3.60%。其中工业品指数累计上涨2.80%,农产品指数累计上涨5.36%。

格林大华期货金融期货首席研究员赵晓霞对记者表示:“历史数据显示,每次大的危机发生之后,商品都会出现一轮明显的上涨行情,比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如此。各国央行对应危机需要释放流动性,宽松的流动性进而会推升物价,本轮商品价格上涨也是类似情况。”

“在第四季度,疫情是否再度发酵是左右行情最重要的因素。9月的市场颓势是对疫情持续发酵的担忧,但‘十一’假期期间,国内消费数据向好与欧美疫情加剧形成鲜明对比。市场倾向认为,疫情因素对目前的中国经济影响甚微,这是本轮反弹行情背后的重要驱动力量。”美尔雅期货研究院分析师王艳红告诉记者。

基本面逻辑导演“农强工弱”

相对于工业品期货而言,近期农产品期货走势更为强劲,对此,章睿哲表示,近期农产品期货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经济周期和服务业恢复持续利好农产品;二是猪周期回升,提振粕类及上游需求;三是天气因素提振了农产品的炒作热情。从工业品角度来看,前期大涨的诸如原油、铜、钢材等龙头品种已遇到明显阻力,整体仍处于震荡区间。

“近期,工业品期货和农产品期货走势都受到了资金推动,但二者背后的运行逻辑不同。工业品与经济相关度高,而农产品与天气相关度更高。近期农产品之所以表现更强,主要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属于灾害,经济受疫情影响还没有完全恢复,因此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农产品涨幅更大一些。此外,今年是拉尼娜气候,每当拉尼娜气候发生时,豆类等农作物通常会有所减产,这也是造成农产品表现更强的原因。”赵晓霞表示。

新纪元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成强对记者表示,期货投资的名言是:“工业品看需求,农产品看供给”。商品属性决定了其价格弹性和自身锚定所在。

“疫情年景,世界经济部分停摆,经济失速对工业品总需求的伤害最为明显,因此原油及能源化工品年内表现不佳。”王成强表示,农产品总需求稳定,价格的大趋势波动往往依赖天气模式路径。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0月月报显示,拉尼娜现象在今年9月期间出现,并有可能(约75%的机会)在北半球持续整个冬季。这种气候已在威胁当下南美谷物的播种,南美作物产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历史数据显示,拉尼娜年份,往往对应油籽市场的牛市波动。

“三大油脂期货‘十一’节后出现恢复性上涨,东南亚棕榈油10月份减产,预计将助力油脂期货牛市跨年度的延伸。南美大豆生产因拉尼娜带来较高不确定性,预计将限制本季美豆和粕类调整下跌的空间。”王成强表示。

部分机构强烈看多

展望后市,有机构强烈看好年末的大宗商品的多头行情。与此同时,也有分析人士警告,仍需注意欧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

章睿哲表示,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处于上升周期当中,大宗商品下跌空间有限,但也不具备大涨条件,不确定性主要来自欧美疫情仍在恶化。

王艳红表示,目前的大宗商品上涨行情应以反弹对待。疫情是否二次发酵是贯穿冬季的不确定因素,操作上不要盲目追高。

赵晓霞则对后市大宗商品走势持偏多观点,主要是因流动性比较宽松。“国内方面,由于疫情防控得力,货币环境逐渐回到常态,但预计目前还不会明显收紧。国外方面,由于疫情反弹,预计波动性收紧也会往后延迟。流动性仍比较充裕,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价格向上的概率较大。”

王成强表示,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多轮经济纾困计划以及“欧佩克+”的历史性减产计划,决定了长期大宗商品行情波动的性质。

“8月份开始的欧美二次疫情风波,对经济前景和短期市场信心造成冲击,年底的美国总统大选将尘埃落定,叠加新冠疫苗推出在即,大宗商品的牛市波动可能进入新阶段。总需求的恢复将带来更广泛的被动去库存周期阶段,10月份的波动可能只是一个预演。预计最迟在11月上旬前后,形势将趋向明朗,大宗商品年末多头行情可期。”他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