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1 18:30:01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超2.9万位投资者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 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境内理财产品达1.59亿元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省推进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林平在会上表示,2021年9月份“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成功落地,为粤港澳居民投资拓展了新渠道,推动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走深走实。试点以来,“跨境理财通”运行平稳,受到市场普遍欢迎。
据林平介绍,截至2022年5月末,粤港澳大湾区超2.9万位投资者参与了“跨境理财通”试点,办理资金汇划1.1万笔,金额10.3亿元。
2021年9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正式发布,标志着“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进入实际操作阶段。2021年10月18日下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深圳中支官方网站公布了完成报备的“跨境理财通”首批试点银行名单,2021年10月19日便实现了首批业务成功落地。
从更为具体的数据来看,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合计29189人,包括港澳投资者19603人,内地投资者9586人。
值得关注的是,南北向投资者对投资产品的偏好存在着明显差异。南向通投资者较青睐存款,北向通投资者较青睐理财产品。截至2022年5月31日,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购买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3.66亿元。其中,北向通项下,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境内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2.02亿元,包含理财产品1.59亿元、基金产品0.43亿元;南向通项下,内地个人投资者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1.64亿元,包含投资基金0.18亿元、债券0.01亿元、存款1.45亿元。
对于投资偏好的差异,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与两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习惯等有关。港澳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相对更高,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追求更高的收益。而相比内地市场,港澳市场金融产品价格波动大,内地投资者在进行跨境资产配置的初期,更倾向于配置低波动的存款和固定收益类产品,在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同时确保资产的保值升值。
“‘跨境理财通’使得双向互联互通机制更加顺畅,由于资金汇划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资金兑换在离岸市场完成,也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离岸市场的发展。”王有鑫认为,对于境内投资者来说,“跨境理财通”可进一步拓宽大湾区居民和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渠道,可以更充分深入地把握国际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投资机遇,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领域进一步扩大,将拥有更多渠道投资人民币资产,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大湾区的商业银行也将迎来业务发展新机遇。理财产品客源将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渠道增加,财富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有望提升。
谈及“跨境理财通”未来发展重点,王有鑫建议,一方面,要设计更加符合投资者偏好的产品、提高产品发行标准和信息透明度,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业务平稳运行和双向购买规模的扩大,在监管方面应该探索进一步实施便利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