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翻译官】美联储加息一周:通胀仍处高位 未来如何应对?

更新时间:2022-07-15 18:00:04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财经翻译官】美联储加息一周:通胀仍处高位 未来如何应对?

当地时间5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4月CPI同比上涨8.3%,高于预期的8.1%,环比增长0.3%。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4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6%,涨幅较3月扩大0.3个百分点;同比上涨6.2%,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6%。分析人士认为,物价上涨正快速蔓延至美国各个经济领域,加之员工薪资水平持续坚挺,美国通胀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位。

上周美联储罕见宣布加息50个基点,同时宣布将从6月1日起缩减资产负债表。这是美联储自2000年5月以来加息幅度首次达到50个基点。美联储临时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通货膨胀率太高了……我们知道它造成的困难,我们将迅速采取行动将其降低。”

加息?衰退?痛苦的选择

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的背后,其实是美国高通胀带来的压力一路飙升,迟迟未能见缓解的难题。

5月4日,商贩在印度海得拉巴的一处市场等待顾客。新华社/美联

最直接表现便是商品越来越贵。2020年末以来,美国CPI连续16个月攀升。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受食品、能源、房租价格上涨推动,美国3月份CPI同比上涨8.5%,创下1981年12月以来的最高。

美国劳工部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4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超出预期,员工平均时薪涨幅回落,但劳动参与率环比下降,显示劳动力供应仍然十分紧张,这方面的通胀压力持续处于高位。

事实上,这与美联储为应对疫情冲击于2020年年初开始实施的“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密切相关。有分析指出,此举虽促进经济回暖,但也推动通胀回升。尽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一系列的美国通胀风险警告不绝于耳,但美国决策层一直坚持“通胀暂时论”,维持量化宽松政策,直至高通胀成为大问题。

那么今年5月份的加息将有何收获呢?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短期来看,美联储或许无法根本解决供给短缺问题,但可以采取必要的货币紧缩手段来降低需求。俄乌冲突将通过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供给短缺进一步推升美国通胀,并在高位维持至少1-2个季度,且不排除进一步走高的可能。面对这种情况,美联储可能不得不加快紧缩步伐,采取更激进的收缩政策,以期需求端降温,抑制通胀的进一步走高。

不过大幅度加息又会抑制经济,这令美联储陷入两难困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表示,这么激进地升息,确实对抑制通货膨胀有很大影响,但同时造成消费和投资的利息上涨。双重压力下,一般经济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陷入衰退。所以无论怎么做,美国政府未来面临的选择都是“很痛苦、很难的”。

新兴经济体是否面临资金外流?

我们都知道,加息、缩表就是从市场上收回流动性。今年以来,美国货币政策加速转向紧缩,美联储3月开启加息周期、3月16日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本次又宣布“加息50基点+缩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他国家资本流出和货币贬值的风险。

5月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临时主席鲍威尔出席新闻发布会。他说,委员会不考虑一次加息75个基点。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此外,由于今年以来加息预期不断升温,美债利率也开启了巨幅波动模式。被称作“全球资产价格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过去一周更突破了3%的整数关口,这一数字是过去14年美债收益率的天花板。

汇市方面,美联储加息叠加缩表双重作用下,美元触及20年高位,并由此引发人民币、欧元以及日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

那么,新兴市场是否又会遭遇一次剧烈冲击呢?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历史上,美联储紧缩均会对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冲击,但是这次可能有所不同。部分新兴经济体已经提前加息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美联储加息。此外,新兴经济体对外部门的韧性有所加强,发达国家的物资短缺和不生产,加上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直接让新兴经济体的出口贸易赚得盆满钵满。从广义美元走势来看,美元更多的是对发达国家经济体的走强,而同期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指数距离历史高点仍有距离。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也认为,美联储此轮加息对于新兴市场的冲击总体相对可控:一是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抢先美联储加息,较高的利率会减少一部分资本向美国本土回流;二是当前新兴市场国家的外债占GDP比例相较之前有所降低,资金外流不会引发其发生债务危机;三是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是全球重要的资源出口国,在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其国内经济基本面比较好,后续抗风险能力较强。

加息,哪些国家正跟进?

“美国打喷嚏,全球感冒”。为了应对本国收益低而造成资本外流,也或是对抗本国通胀的需要,很多国家表示跟进。

5月6日,在英国伦敦,人们在格林尼治公园内散步。新华社/法新

5月5日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从0.75%上调至1%。这是英国央行今年第四次升息,以应对不断飙升的通胀。至此,英国利率已升至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4月13日,新西兰直接举牌,加息50个基点。加拿大随后也跟进,这是20多年来首次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

印度央行5月2日至4日临时加开货币政策会议并意外宣布,加息40个基点至4.4%以应对国内外通胀风险。

5月3日,澳大利亚央行自2010年来首次加息,这也是其近15年来首次在澳大利亚大选期间宣布加息。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当地时间5月11日暗示,随着欧元区通胀率大幅提高,欧洲央行最快可能在今年7月提高处于历史低位的利率。

巴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也于美联储加息同日,将该国基准利率上调1个百分点至12.75%,升至2017年以来最高。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大学国际金融副教授夏华声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对巴西经济影响负面。

他认为,在巴西资本市场,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将提高企业融资成本。一方面,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数量、新融资项目将减少;另一方面,企业发债难度增加,成本也将飙升。机构投资者可能将在巴西的投资转往美国。(闫雨昕/文)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