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31 11:30:29来源:北京商报
原标题: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新一批应用公示 银行重塑信贷、网点、债券金融场景
为推动北京金融科技稳定有序发展,北京开展了以“智慧金融”为主题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工作。12月28日,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公示了新一批创新应用,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宁波银行等所申请的项目入选,涵盖了普惠信贷、网点服务、债券交易等多个智慧金融场景。在分析人士看来,智能信贷、智能网点和智慧交易也是人工智能在金融中典型的应用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使得这些金融场景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运行效率。
三款创新应用入围
根据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的公示,此次公示的“智慧金融”主题创新应用涵盖了普惠信贷、网点服务、债券交易等多个智慧金融场景。其中,中信银行与中信百信银行联合申请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普惠信贷服务”项目,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技术,针对现有普惠信贷业务场景中数据源缺乏、数据孤岛等痛点,搭建普惠信贷风控平台。通过运用隐私计算技术进行银行间的数据可信共享进而构建信贷风控模型,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能够有效评估普惠客群信贷风险,为个人用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信贷服务。
网点作为银行触达客户、维系客户资源的重要渠道,在智慧网点建设方面,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申请的“基于数字人和混合现实技术的智慧网点服务”项目,则运用数字孪生体建模、模块化协同通信、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等技术。据了解,数字人是运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形象接近的数字化人物形象,该项目则是在银行网点自助设备中,将数字人指引动作嵌入到金融业务自助办理操作流程中,数字人系统可与智能机具或其他设备协同,为客户提供智能取号、业务办理咨询、金融产品个性化营销等网点服务,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与业务办理效率的同时,降低了银行网点运营成本。
为优化银行间债券一级承分销业务流程,宁波银行与北京快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债券交易即时通讯及信息服务平台”项目,运用了人工智能、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技术,搭建债券交易即时通讯及信息服务平台。据介绍,基于债券交易即时通讯及信息服务平台,能够将宁波银行债券产品信息进行汇总展示,并通过平台群发功能推送至机构投资人即时通讯窗口,相较于传统线下人工营销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营销效率及覆盖面,同时降低人工带来的业务误操作风险,提高客户服务体验。
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目的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科技在金融中的应用,提升金融业务效率。此次推出的“智慧金融”主题创新应用,三个入选项目都是以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是智慧金融项目的代表,智能信贷、智能网点和智慧交易也是人工智能在金融中典型的应用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使得这些金融场景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运行效率,也使得数字小微金融业务得以实现。
不断拓宽银行服务场景
据了解,201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
谈及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应用的作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应用的意义在于将数字技术和金融现实场景结合,缔造了创新金融应用,利用这些创新实现了提质增效降本,提升了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也利用数字金融解决了金融领域的一些实际难题,比如精准风控,将技术应用落到实处,实现了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不过,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的设想到落地推广仍存在一定的难点。盘和林表示,首先,场景和场景之间存在差异,比如精准风控,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顺利地获得用户在银行间的数据,所以要针对场景变化进行技术调整。同时,数字金融、智慧金融势必在一些领域替代人工,在基层推进的时候,可能会遭遇阻力。此外,安全、合规问题需要从实践中加以总结。
但毋庸置疑的是,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业,盘和林坦言,金融科技发展是大势所趋,数字化、智能化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大方向,一方面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能够提升效率,是金融机构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对于金融机构客户来说,能够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升用户体验,是未来金融机构获客拓客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金融科技将继续丰富银行服务场景,未来银行服务将继续向模块化、功能化转变,银行功能将潜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处可见、唾手可得,增强金融服务的易得性、便利性,也推动金融科技、金融产业的变革。”盘和林补充道。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